• 關於品澄
    • 看診環境
    • 醫療團隊 >
      • 古正德 醫師
      • 胡庭元 醫師
      • 鄭偉立 醫師
      • 陳慧怡 醫師
      • 劉錦龍 醫師
      • 童維堅 醫師
      • 黃倫玄 醫師
    • 看診時間
    • 診所位置
  • 牙周病治療
    • 牙周病基本概念
    • 牙周病基礎治療
    • 牙周手術治療
    • 牙周再生
    • 難症解析
  • 人工植牙
    • 植牙基本概念
    • 齒槽骨重建
    • 齒槽脊保存
    • 上顎竇增高
    • 立即植牙
    • 角化牙齦移植
    • 難症解析
  • 牙周美容
    • 牙冠增長
    • 牙根覆蓋
    • 牙齦軟組織重建
    • 難症解析
  • 美容牙醫
  • 衛教園區
    • 口腔照護基本觀念
    • 正確清潔牙齒的方法 >
      • 貝氏刷牙法
      • 牙間刷使用
      • 牙線使用
  • 術後照護
    • 拔牙術後注意事項
    • 根管治療注意事項
    • 牙周翻瓣術後注意事項
    • 牙齦移植術後注意事項
    • 鼻竇增高術後注意事項

認識牙周組織

Picture

什麼是牙周病

  • 牙周病是ㄧ種多因子共同造成的疾病, 起因於細菌感染,會造成牙齒周圍支持組織的破壞,包括牙齦、維持牙齒的齒槽骨和牙周韌帶等, 進而使牙齒鬆動甚至掉落。

牙周疾病症狀

  • 牙齦容易流血、色澤呈暗紅色
  • 牙齦紅、腫、有觸痛或悶痛感
  • 牙齦與牙齒有剝離的現象
  • 有膿從牙齒和牙齦之間流出、持續性的口臭或怪的味覺
  • 牙齦萎縮、牙縫變大、牙齒看起來比較長
  • 牙根暴露、牙齒對冷熱敏感
  • 牙齒鬆動或移位,漸漸有縫隙產生
  • 咀嚼時,牙齒酸痛或無力
  • 活動假牙的漸漸不密合或無法配戴
Picture
Picture

  • 牙周病初期多數是無痛且緩慢發生的,少部份患者是快速進行破壞。除非牙齦嚴重膿腫、牙齒搖動,在這些症狀發生之前,患者多半感受不到疼痛或異常,所以定期接受牙周病檢查是相當重要的,應由受過牙周病治療訓練的醫師檢查。 
  • 若牙齦、齒槽骨已嚴重破壞到發生膿腫、牙齒動搖甚至要鬆脫的程度,通常已發展至嚴重的牙周病, 治療效果有限。 

牙周病的成因-牙菌斑

  • 牙周病是一種慢性細菌感染造成的疾病。在牙齦附近牙頸部的牙菌斑是主要的細菌來源, 牙菌斑是牙齒上的一層細菌薄膜,牙菌斑上的細菌本身及其所分泌的毒素則會引發牙齦組織內強烈的免疫反應,使得牙齦、牙周韌帶和齒槽骨的崩解破壞,造成牙齦組織與牙齒分離,形成牙周囊袋。隨著疾病的進行,會有更多的牙菌斑由齒頸部向牙根方向延伸堆積,造成牙周組織更進一步的破壞。
Picture

其他牙周疾病的相關因子

I.局部因素:
  • 不密合的牙冠牙橋、牙齒排列不正、不密合的填補物,皆會導致牙菌斑的積聚。
  • 不適當的咬合力量,如:咬牙、磨牙、咬合干擾,可能會加速齒槽骨的吸收耗損。
II.全身性因素:
  • 遺傳基因:大約30%的人先天對於牙周致病菌,有較高的易感性,若這類患者口內有牙周致病菌,其牙周組織會有過度強烈的免疫發炎反應,使牙周疾病的進展較快或較嚴重。
  • 全身性的疾病,如:糖尿病, 糖尿病會影響多核性白血球及抗體的功能、強化發炎反應、改變牙齦組織的基質,血糖控制不良的糖尿病患,常會有較嚴重的牙周破壞。
  • 抽煙:香煙中的尼古丁會抑制多核性白血球的功能,使身體對牙周致病菌的防禦力降低;且尼古丁也會影響牙齦內膠原纖維及纖維母細胞的功能、牙周組織血管收縮、血液循環減低,使抽煙患者牙周病治療的效果較差。
  • 懷孕、服用某些口服避孕藥:體內荷爾蒙動情素與黃體激素濃度的提高,會促使牙周致病菌的生長,且造成牙齦組織的基質改變,容易被細菌毒素侵犯,因此牙齦容易發炎或出血。
  • 服用藥物,如:長期服用類固醇的患者,因其本身免疫力較差,牙科治療時,需特別注意預防感染 ;服用抗癲癇藥物、抗排斥藥物、治療高血壓或冠狀動脈症狀的某些鈣離子通道阻斷劑...等,可能會使牙齦增生腫大,使牙周致病菌容易堆積。
  • 不均衡的飲食、壓力:會使得牙周組織對細菌感染的抵抗力變得較差,造成牙周疾病的進展更快速或病況更嚴重。

牙周病的檢測

Picture
完整的牙周病檢查包含:觀察牙齦顏色和型態、 檢查牙齒的搖動度、牙周探測、全口根尖x光片照射

  • 觀察牙齦顏色和型態:健康的牙齦呈淡粉紅色,且緊實地圍繞在牙齒週邊。發炎的牙齦顏色偏紅或偏紫,型態浮腫、且容易與牙齒剝離。
  • 檢查牙齒的搖動度:當牙齒受到不適當的咬合力,或支持牙齒的牙周組織受到破壞時,牙齒會有搖動度增加的現象。

Click here to edit.

Picture

  • 牙周探測:測量牙周囊袋是牙周病檢測中最關鍵的步驟,醫師會用有標示刻度的牙周探針, 放入牙齒與牙齦之間的縫隙,量測深度。當牙周組織健康時, 測量的深度約1~3 mm;當探測深度大於4 mm時,則表示有異常的牙周狀況。
  • 全口根尖x光片照射:根尖x光片相較於環口全景x光片能提供更細膩的硬組織資訊,如:牙齦下鈣化的結石、齒槽骨的狀況、牙根型態...等

牙周疾病的類型

Picture

Powered by Create your own unique website with customizable templates.